你需要做乳腺癌篩查嗎?
世界衛(wèi)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發(fā)布的2020年全球癌癥負擔數(shù)據(jù)顯示,全球乳腺癌新發(fā)病例高達226萬例,最明顯的變化就是乳腺癌已超越肺癌成為全球第一大癌。
在中國女性中,2020年新發(fā)癌癥前三位分別為乳腺癌、肺癌、結直腸癌,乳腺癌發(fā)病人數(shù)增加,根本原因之一是乳腺癌風險因素的不斷變化,比如推遲月經、生育次數(shù)減少。
乳腺癌對于女性的影響須引起我們每個人的關注。時刻關注乳房,定期篩查勢在必行。乳腺癌篩查是通過有效、簡便、經濟的乳腺檢查措施,對無癥狀婦女開展篩查,以期早期發(fā)現(xiàn)、早期診斷以及早期治療。其最終目的是要降低人群乳腺癌的死亡率。
篩查分為機會性篩查和群體篩查。機會性篩查一般建議40歲開始,但對于一些乳腺癌高危人群可將篩查起始年齡提前到20歲。群體篩查國內暫無推薦年齡,國際上推薦40-50歲開始。
用于乳腺癌篩查的措施有:乳腺X線檢查、 乳腺臨床體檢、 乳腺超聲檢查、乳腺磁共振(MRI)檢查、乳腺自我檢查等。
值得注意的是,乳腺自我檢查不能提高乳腺癌早期診斷檢出率和降低死亡率。但由于可以提高婦女的防癌意識,故仍鼓勵基層醫(yī)務工作者向婦女傳授每月1次乳腺自我檢查的方法,建議絕經前婦女應選擇月經來潮后7-14 d進行。
一、一般人群婦女乳腺癌篩查指南
1、20-39歲 不推薦對非高危人群進行乳腺篩查。
2、40-49歲
⑴ 適合機會性篩查。
⑵ 每年1次乳腺X線檢查。
⑶ 推薦與臨床體檢聯(lián)合。
⑷ 對致密型乳腺(腺體為c型或d型)推薦與B 超檢查聯(lián)合。
3、50-69歲
⑴ 適合機會性篩查和人群普查。
⑵每1-2年1次乳腺X線檢查。
⑶ 推薦與臨床體檢聯(lián)合。
⑷ 對致密型乳腺推薦與B超檢查聯(lián)合。
4、70歲或以上
⑴ 適合機會性篩查。
⑵ 每2年1次乳腺X線檢查。
⑶ 推薦與臨床體檢聯(lián)合。
⑷ 對致密型乳腺推薦與B超檢查聯(lián)合。
二、乳腺癌高危人群篩查意見
建議對乳腺癌高危人群提前進行篩查(20-40歲),篩查間期推薦每年1次,篩查手段除了應用一般人群常用的臨床體檢、彩超和乳腺X線檢查之外,還可以應用MRI等新的影像學手段。
三、乳腺癌高危人群的定義
⑴ 有明顯的乳腺癌遺傳傾向者。
⑵ 既往有乳腺導管或小葉中、重度不典型增生或小葉原位癌(lobular carcinoma in situ, LCIS)患者。
⑶ 既往行胸部放療。
四、遺傳性高危人群
⑴ 具有血緣關系的親屬中有BRCA1/BRCA2 基因突變的攜帶者。
⑵ 符合以下1個或多個條件的乳腺癌患者:① 發(fā)病年齡小于等于45歲;② 發(fā)病年齡小于等于50歲并且有1個具有血緣關系的近親也為發(fā)病年齡小于等于50歲的乳腺癌患者和(或)1個或1個以上的近親為任何年齡的卵巢上皮癌/輸卵管癌/原發(fā)性腹膜癌患者;③ 單個個體患2個原發(fā)性乳腺癌,并且首次發(fā)病年齡小于等于50歲;④ 發(fā)病年齡不限,同時2個或2個以上具有血緣關系的近親患有任何發(fā)病年齡的乳腺癌和(或)卵巢上皮癌、輸卵管癌、原發(fā)性腹膜癌;⑤ 具有血緣關系的男性近親患有乳腺癌;⑥ 合并有卵巢上皮癌、輸卵管癌、原發(fā)性腹膜癌的既往史。
⑶ 卵巢上皮癌、輸卵管癌、原發(fā)性腹膜癌患者。
⑷ 男性乳腺癌患者。
⑸ 具有以下家族史:① 具有血緣關系的一級或二級親屬中符合以上任何條件;② 具有血緣關系的三級親屬中有2個或2個以上乳腺癌患者(至少有1個發(fā)病年齡小于等于50歲)和(或)卵巢上皮癌/輸卵管癌/原發(fā)性腹膜癌患者。